新华社照片,北京,2023年5月15日
    国新办举行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
    5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英杰介绍2023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离开了成果转化,科技和经济很难连在一起

2023年5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强调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时表示,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当中的关键环节,缺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和金融就连不起来;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离开了成果转化,科技和经济很难连在一起;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他介绍,这十年,科技部高度重视推动成果转化。工作布局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其关键部分就是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上,通过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其束缚,释放其潜力。一个主线是产学研结合。“现在更多的提法是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所以要提高成果转化,必须打通其链条,形成体系。”

吴朝晖强调,科技部一直围绕这个主题主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系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其目的就是要提升成果转化的水平和能力。他更是以“三个加快”,对近几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显著成效进行了详细说明。

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吴朝晖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主要聚焦在3个“权”的卡点上,即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他具体阐述,最近推进的一系列改革中,其中有3项最为重要:一是科技成果转化赋权试点改革,就是说这个权赋给谁、怎么赋,很重要。二是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改革是个导向,评价科技成果不是用发论文,不是高高挂起,关键是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价值。三是职务科技成果管理试点,这个具有中国特色。大量的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发明是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改革是比较重大的改革。

“以这3项改革为核心,推动系列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现在看起来,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吴朝晖介绍,去年的数据表明,3000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完成了1500余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算下来,每个单位近5000万元。这项数据还表明,2022年的数据比2021年增加了20%多。

加快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吴朝晖表示,要推进高水平成果转化,就是要提升企业端的成果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如果它能力不行,那就转化不了。还要继续打通依托企业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体系,使得成果转化更直接、更高效。通过去年技术市场的交易数据看,企业完成80%多的技术吸附,他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趋势”。

加快构建和形成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成果的转化必须纳入到市场交易。科技部联动相关部委,去年推出了建立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的专项规划,指导“十四五”时期的相关工作。

吴朝晖表示,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现在看起来还有一些成果留在了单位,所以可以鼓励单位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在区域之中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入市。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形成更多、更大范围的市场交易,服务新发展格局。通过布局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区以及技术转移机构,并联通技术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等,使得高标准建设技术要素市场成为可能。

吴朝晖表示,下一阶段,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一系列成果转化政策能够落地,产生效益。其中关键一点,是要支持与地方科技创新联动。要建设高水平国家级的技术转移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30614105021

清控科创总裁、双创街控股创始人程方:园区迎公募REITs东风,越聚焦越有价值

运营时代,产业园区如何构建新发展优势?

就这一核心话题,中国产业园区新驱动力峰会邀请到6位嘉宾展开了精彩对话,清控科创总裁、双创街控股创始人程方发表精彩观点。

他在发言中提到:

1、运营包括「产业组织」和「企业服务」,角色不同作用不同;

2、园区发展模式转型催生了轻资产大潮,但轻资产有两大局限,「轻重结合」的策略更加理性;

3、公募REITs打通了园区投融管退闭环,东风之下,园区「越聚焦越有价值」,目前清控科创正推动旗下园区冲击基础设施公募REITs山西首单。

他还介绍了清控科创四大业务板块,即园区建设运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发展智库、科创资本与产业园区资本证券化。从早期的「双创」到如今的「创新驱动」,清控科创始终围绕主线布局业务。

 

以下为程方分享内容,为阅读便利有所精炼。

 

园区运营的两种角色

问:产业园区下半场是否进入了运营时代?

运营是这几年行业内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词,但作为一个「轻重资产」并行扩张的公司,我想先表达一个观点:今天大家所说的运营是否内涵一致?

和做科研一样,要先做概念定义再进行讨论。不同形态、业态的园区,所提到的运营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

说下我的个人感受,清控科创以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招商为主,运营更强调中观层面的「产业组织」;商办和产业的楼宇运营则更对应微观层面的「企业服务」。所以,虽都谈运营,但内涵不完全一致。

那运营是不是「为王」?也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说。中观层面的产业组织解决的是入口问题,有可能为王;微观层面的企业服务则必须通过物业增值变现,是很难为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运营能否为王取决你做的是哪件事。

但是从整体来说,我认为,从载体建设到产业招商、企业招租,到入驻企业服务本来就是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自始至终都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单独的环节拿出来「称王」都会有点牵强。

 

轻资产需警惕“咖啡馆效应”

问:怎样看待当下的轻资产「大潮」?

这种大潮更多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

这是因为原来的「载体建设+租售去化」的发展模式已经趋于饱和了。随着政策法规越来越规范,以及国资下沉,现在很难获得优惠的土地资源和政策资源来对冲长期经营风险。因此,过去大家赖以生存的或说非常熟悉的「重资产操盘」模式进行不下去了,这其实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这种形势下,轻资产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大家纷纷转型。但我认为,轻资产和重资产完全是两个事情。

实际上,在组织架构上清控科创的重资产团队和轻资产团队是双轨并行的。虽然都是做园区,但是两类团队有完全不同的思维定式。重资产的打法比较犀利,对于资源的获取一定要干脆果断;轻资产则强调细水长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接受得了比较小的收益。

所以,虽然大家都跳进了轻资产的大潮,但我预计有一批人会在试水之后上岸,为什么?因为他会发现轻资产没那么好玩儿。

第一,轻资产是什么?打个比方,馒头掉在地上了,脏了,捡起来拍一拍还能咽下去,这就是轻资产。大家有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第二,轻资产无法获取丰厚利润。这个终点其实不需要再探究,这是由业务逻辑决定的,轻资产本质是服务业,服务业最大的难点是,在没有技术手段驱动的情况下,单纯加人是规模不经济的。做1个轻资产项目,效果可能很好;做10个项目,你要解决的内耗问题、成本问题,会让你难以支撑,陷入到所谓的「咖啡馆效应」:做1家咖啡店会迅速走红,并且能盈利,但第10家可能把前面所有的盈利都赔进去。

清控科创至今有63个轻资产园区,匹配这个大网络,我们在组织机构、激励机制、管控措施、平台赋能上进行了不断地迭代和探索,如今基本盘稳固,但与重资产业务相比,轻资产盈利仍然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我想说,所有转型做园区轻资产的机构,一定要对行业特点有清醒的认知。

清控科创在全国有69个园区,其中有6个重资产项目和63个委托运营项目,我们实施的是「轻重结合」的策略,因为单纯依靠运营难以满足企业正常回报要求,必须通过重资产进行变现,因此我更强调轻重结合。

 

“越聚焦越有价值”

问:清控科创的业务重点是什么,对今年的行业发展有何期待?

清控科创现在在做什么?业界最早知道清控科创,可能是2013年-2015年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非常幸运地赶上了「双创」的风口。

作为一个拥有厚重的清华基因且专注于科技园区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双创」实际只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主题,20年来我们的主业都非常聚焦,专心干好四件事:科技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资。今天,我们所有的业务架构都围绕着四件事,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组合。

从2015年的「双创」到如今的「创新驱动」,科研重心转移、产业转型升级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从创业服务、孵化服务,转向到更深度的「技术服务」,清控科创现在的组织结构分为四大业务板块。

一是科技园区建设和运营板块。69座科技园中包括6座自建科技园和63座运营园区,分布在全国37个城市,构成我们的业务底座。

二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清控科创深度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依托清华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在技术和人才源头上我们有先机,目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孵化和投资将高校成果向地方转移转化,一方面将企业需求对接到高校,我们称为「逆向」科技成果转化。经过3年探索,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链条更短、效益更直接,市场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更强。

第三是产业生态构建。围绕中观层面的产业组织,从最初的产业规划、产业研究、产业定位,到中段的产业招商,到现在为了产业集群升级而做的技术服务,我们称之为产业生态构建,这是我们一直在积累的。

第四是公募REITs业务。自2019年开始,清控科创在业界率先研究探索REITs,到现在为止,清控科创产业园公募REITs研究中心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操层面,都已经非常成熟。一方面,我们正在操盘山西太原的园区项目,力争将其发展为山西省首单公募REITs;同时,我们服务地方政府开展公募REITs辅导,以及开展Pre-REITs工作。这在未来会成为产业园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主攻方向。

展望2023年,是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产业升级的一年,公募REITs使行业具备了投融管退的闭环通路,这个要素的变化是对整个行业的巨大利好。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波机会,夯实自己的业务底盘,同时聚焦在主业,越聚焦越有价值。

eb33-ipvnszf4338710

工信部推动建设的26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介绍

2017年,工信部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度)》,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

按照《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要求,重点产业集聚的省市,可选择优势领域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对于事关制造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本领域形成较强影响力的,经专家组审核通过后,可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因此,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原则上比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更关键更前沿。

 

1.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2016年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京正式成立。未来这一创新中心将面向行业共性需求,通过协同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打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为我国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提升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2.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是国家落实《中国制造2025》而布局规划建设的增材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中心以国家战略目标和制造创新发展为导向,瞄准重大设备、重要材料、关键工艺、核心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前沿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创新技术、转化技术、孵化技术,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和“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打造完整创新链、产业链,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中国制造强国战略。

 

3.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于2018年初在广州揭牌,由TCL集团发起成立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承接该创新中心。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光谱中路的显示产业园区,由TCL集团旗下深圳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熊猫集团旗下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同持股。而基于聚华成立的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采取“企业法人+联盟”的形式,整合上述资源并与其他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

 

4.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于2017年10月31日获工信部批准, 落户武汉中国光谷,致力于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瓶颈,促进成果转化,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由我国信息光电子领域具有雄厚科研实力、丰富资源优势、强大产业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基金等各类创新主体,以“公司+联盟”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重点围绕加强产业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加强制造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造业创新的公共服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打造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5.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

2018年6月19日,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揭牌,这是设立在辽宁的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将着力培育发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试孵化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等,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6.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由复旦大学、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三家单位共同发起,逐步吸收更多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打造国家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着力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主流技术方向选择和可靠技术来源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中心将瞄准集成电路关键共性技术,突出共性技术研发能力、行业服务与成果转化能力,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力争早日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创新中心将逐步吸收更多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以技术研发、高端芯片设计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为主要方式,通过人才培养、成果扩散、行业服务、国际合作,加速实现研发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升级和下一代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建设提供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支持国产高端芯片在国内制造企业实现生产,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

 

7.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致力于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联合传感器上下游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产 学 研 用”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世界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依托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平台+联盟”的方式,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面向智能传感器设计、材料、制造、设备、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的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平台。

 

8.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并于2018年9月获工信部批准建设。

创新中心面向国家战略和支柱行业,聚焦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能力平台,为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研发核心工业软件和核心工艺装备,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形成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9.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围绕多类轻量化材料关键零部件“设计-工艺-装备-产品“技术链和产业链,努力聚焦轻量化设计、先进成形工艺、“卡脖子装备等方向,研发、验证和应用推广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百余项,其定位为面向整个行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研发机构与创新机构,依托行业上下游单位和联盟单位,打造轻量化成形原创技术策源地。建成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模压成形中试验证线及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模压成形实验平台,建立铝合金挤压、轻合金数字化铸造、结构轻量化成形粉体材料中试线,完成合锻智能、重庆江东、北京机电所等股东单位国产化压机、加热炉,以及苏州三基、济南奥图、广州高谱、天津玛斯特等联盟和行业单位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等产品验证;中试线完成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高端装备、国防军工领域内200余家联盟和行业单位、300余个品种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验证和小批量试制,取得良好服务成效。建设期内完成200余项企业委托技术设计、技术咨询、新产品开发、标准服务、检验测试等技术开发服务合同,广泛服务行业内企业。

 

10.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在湖南株洲正式揭牌,其将面对轨道交通装备高速、重载、绿色、智能的发展趋势,重点围绕以新型储能系统、多能源混合驱动为代表的绿色节能技术等七大方向展开技术攻坚。

 

11.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是在工信部指导下,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机集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支持下,由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江苏悦达智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等10家单位联合出资组建的面向农机领域的创新平台,是我国农机行业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12.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共同发起筹建,共有23家股东单位均为整车、零部件、信息通信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心担当产业发展核心智库、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创新生态协同平台、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13.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是于2019年6月25日正式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批复,组建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搭建“三大体系”服务全行业协同创新。一是搭建技术创新供给体系。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等为支撑,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建立阻燃纤维实验室、大数据及纤维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纳米纤维实验室及万吨级阻燃聚酯纤维中试线。瞄准化纤生产环节中关键的油剂助剂领域等,力争实现先进功能纤维技术革命突破。二是搭建联盟单位协同体系。采用“企业+联盟”模式,依托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现有股东单位15家、联盟单位152家,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涵盖国内纺织纤维完整产业链,覆盖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纺织品及纤维检测中心等行业5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研究开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提供资源与服务。三是搭建研发成果转化体系。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瞄准先进功能纤维与信息、机械、生物等学科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与交叉融合,如环保型国产聚酯长丝 FDY 油剂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军民两用新材料及应用开发。

 

14.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确定建设的22个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是稀土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行。2020年3月30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国瑞科创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组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并在江西省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和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基础上升级建设。

 

15.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牵头组建,于2020年4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建设,是深圳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设立的唯一的创新中心。

国创中心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的重大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致力突破行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完成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各个环节,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16.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

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依托江苏华进半导体封装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前期在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领域的技术积累,围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需求,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突破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建设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

 

17.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由山东康平纳集团和东华大学“双牵头”组建,于2020年6月由国家工信部批复,是我国印染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采取“公司+联盟”运营模式,成立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现有行业权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投资公司等16家股东单位;组建中国先进印染技术创新联盟,现有58家成员单位,覆盖印染领域7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开发、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及制造系统、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纺织绿色生态标准重点研发攻关方向,集聚以俞建勇、陈纯、彭孝军、单忠德四支院士团队为代表的核心创新团队。建设有12大实验室和4大中试验证平台,开展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问题,以先进印染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18.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

依托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该创新中心为2019年重庆首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到2021年7月已累计完成125项专利申请,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期间完成了多个国内首创且国际先进的成就,有效解决了国内硅光流片工艺平台缺乏和硅光工艺缺失的“卡脖子”问题。

该中心将围绕国内硅基混合集成行业创新发展和关键共性技术需求,通过汇聚国内硅基混合集成领域的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力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开展硅基光电子芯片工艺技术、三维集成工艺技术以及多材料异构集成工艺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我国硅基混合集成行业的创新发展。

 

19.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

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依托深圳市汇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组建,主要股东包括通信核心器件、材料、天线、终端等领域的行业骨干力量。创新中心围绕5G中高频器件领域重大需求,聚焦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工艺、5G中高频核心器件、面向射频前端的硅基毫米波集成芯片等三大研发方向,支撑我国5G中高频器件产业创新发展。

 

20.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

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是专业从事全产业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研发实体,由国家级科研机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牵头,以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创新中心为基础,联合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新增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等股东单位成立了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58亿元。

创新中心与创新联盟同步运营,组建了一支以两院院士为核心的高层次研发团队,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6人,国外院士7人,高层次人才8人。与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累计承担科研课题23项,完成9项关键成果的产业化,新申请专利38项。研究开发的30μm柔性可折叠玻璃,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电子玻璃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柔性显示产业树立民族品牌优势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撑。

 

21.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

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依托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主要股东单位为海尔、美的、海信、方太、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行业骨干力量。创新中心将聚焦家用电器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在本体技术、智能技术、安全技术、场景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我国高端智能化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22.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

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于2021年11月由工信部正式批复成立,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组建,围绕制造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速实现创新技术成果的转移扩散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

公司由科大讯飞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骨干企业、高校、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创立于2019年10月,位于科教基地合肥(中国声谷园区)。同时,中心联合中国语音产业联盟,集聚行业创新资源,向行业提供技术交流、技术成果转化、检验检测、中试孵化等公共服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支撑。

 

23.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中心

天津现代创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的指导下,于2017年7月注册成立,同年9月,获批天津市现代中药创新中心;2021年5月,获批 “国家地方共建现代中药创新中心”,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作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公司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精准定位现代中药及大健康产业关键共性问题,将企业战略和创新成果融入到产业振兴中:打造资源研发平台,推动中药经典名方开发;TCMS智能中药分选机等中药制造智能设备自主研发,以提升中药质量与品质;启动抗疫新药研发项目,并以“宣肺败毒颗粒”的上市标志着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24.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地位于浙江宁波,股东单位充分汇聚了浙江、江苏、广东等14个省份的行业创新力量。创新中心面向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和石墨烯行业质量提升等研发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25.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牵头并联合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共同组建的,是虚拟现实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山东省青岛市,创新中心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平台,逐步构建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6.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

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由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广东博华超高清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创新中心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和行业应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推广、行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助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发展。

6401-1

技术转移服务国际领先!德国史太白怎么做到的?

在刚刚结束的双创街控股2022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表彰暨2023年度工作计划会议中,双创街控股创始人、清控科创总裁程方在发言中,提出了双创街控股在协同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同时,要深入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工作要求。

作为双创街控股的重要合作伙伴,史太白是国际领先的全链条科创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技术转移、创新研发、科技咨询等经验。2023年,双创街控股将携手史太白中国区总部,围绕引入全球高科技项目,服务国内产业生态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城市产业经济创新发展。

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由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StW)控制和管理,包括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StC)和众多史太白专业技术转移中心及附属机构,是德国非营利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典型代表。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史太白已由一个州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成为国际化、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转移网络,业务遍及研发、咨询、培训、转移等各环节,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专家学者参与,面向全球提供技术与知识转移服务。

史太白具有现代扁平化组织结构,已在50多个国家设立独立核算、自主决策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或分中心,并且拥有众多附属机构、风险投资伙伴和项目合作者,2019年史太白网络覆盖了1075家转移企业,6000多名员工。

 

组织模式

 

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核心分为两部分:公益性的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StW)和专门从事技术转移的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StC),与其相关联的各类史太白机构包括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研究中心、史太白咨询中心、史太白大学—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史太白投资公司和史太白资产管理公司等。

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是整个史太白网络的中枢,成立于1868年,1971年重组并登记注册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保持了原基金会的理念与价值观,即搭建企业界与学术界沟通的桥梁,促进创新信息的交流,设有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

1983年以前,史太白网络的技术转移活动以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主。自1983年开始,史太白基金会开始在应用科学类大学中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心。1995年德国财政部出台了对于项目合作和合同研究税收优惠政策,这激励了史太白进入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1998年,史太白基金会为了迅速扩大业务领域和规模,成立了隶属于基金会的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所有的专业技术转移中心、子公司和各种史太白企业。自此以史太白基金会为总部和众多专业技术转移中心及附属机构组成的史太白网络组织机构进一步壮大,依靠其强大的技术转移资源和能力,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1999年起史太白网络包括所属各中心放弃州政府每年的财政补贴,步入完全市场化运营轨道。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史太白网络的技术转移活动。

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对各专业技术转移中心负管理责任,公司为技术转移中心创造稳定、宽松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环境,通过工商会等机构寻找企业作为技术的投资者和受让方,同时为转移中心争取其他研究项目。为克服启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史太白技术转移公司还协助转移中心申请商业贷款以及德政府或欧盟的项目资助。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提供财务、人事、保险、行政等服务,并承担技术转移给客户造成的实际损失。综合性的大型项目通常由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组织,选择一些专业技术转移中心开展分工合作。为加强风险控制,技术转移中心需按月向技术转移公司提交财务报告,没有盈利能力或市场的技术转移中心会被立即关闭。

技术转移中心则是史太白体系的基石和主要收入来源。各地的史太白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由大学研究中心、独立研究机构、科技型企业以及其团队或个人自愿申请加入而形成,最大的埃斯林根汽车电子技术转移中心员工超过300人,绝大多数则不超过5人,有的甚至只有1个人。每个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都是独立对外的,均可直接与委托它工作的企业进行联系,贴近客户需求提供服务,有很大的灵活性。中心需将年度营业额的10%上交史太白技术转移公司,也设有各类奖金用于奖励优秀的技术转移项目。

 

特征优势

 

集中化与分散化相结合的管理创新模式

自1983年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模式初具雏形至今,绝大部分史太白专业技术转移中心及附属机构在名称、使命与规则上与史太白基金会保持统一。成员都在其专业名称的前面冠以史太、都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发展目标。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负责统一宣传、统一定制服务原则和标准,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承担对所有技术转移中心分支机构的管理工作,并定期考核。

同时,基金会对其所有转移中心和附属机构采取非集中化的组织管理,并不干涉各机构的具体运作,他们法律地位独立,完全市场化运作,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可以自制报价单、招募员工、开拓市场等。各分支机构既能通过基金会得到项目和任务、基金会负责对外联络及争取项目并承担项目风险,也能自主开拓市场,直接承接客户委托的项目,提供灵活、针对性的服务。

此外,史太白转移中心的成立非常灵活。各技术转移中心既有依托于已有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公司,也有是拥有技术或专利知识产权的教授或专家向史太白董事会提出成立转移中心的申请,当然也可选择由已有的转移中心承担该项技术转移工作。因此,每年德国史太白都有很多新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但市场化运作和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的考核也使得每年都有很多转移中心关闭。

 

成熟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史太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通胀期间的解散、重建,在政府支持和德国史太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约翰勒恩的改革下,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德国政府在史太白网络的市场化进程中功不可没,针对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症下药,不断优化政策支持方式。从一开始的完全资助,到政府采购项目,再到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让史太白有时间和空间,慢慢实现从完全依赖政府,逐步转向市场化,直到完全实现市场化的发展历程。市场化后,基金会仍努力通过争取政府项目的方式加强与政府合作,成为政府推动技术转移的重要力量。

1983年后出任基金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当地巴州政府技术转移事务专员的约翰勒恩,其提出的理念也对史太白市场化发展影响很大。约翰勒恩理念强调“你就是自己的老板”,具体落实在技术转移过程和技术转移人员中就是“确定自身价值,设定自身目标,自我约束,最后迈向成功”。在转移中心分支机构建立中也充分贯彻这一理念,拥有技术或专利的教授或专家申请成立转移中心,在中心成立后即成为中心负责人,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管理。

 

构建专业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非常注重人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利用基金会的信誉吸引各领域优秀学者,增强了自身品牌的信赖度,同时学者们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帮助提高技术转化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的信誉。这种良性循环让其人才知识网络越来越强大。

一方面,各地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大多是基于各类大学和研究机构发展而来的,因此吸纳了非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教授数量约占总人数的11%。大批专家学者的加盟保证了服务质量,也使得每个专业技术转移中心擅长于某一方面的工作,既能承担某方面深入的项目,也能通过若干中心的协同工作,完成大型综合性项目。以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为基础,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地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1998年成立的史太白大学也为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培养和输送了不少人才。史太白大学是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延伸产物,其理念为“通过对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现知识和技术转移转化为商业价值”,采用将学校课程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德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即“双元制教育”模式(或称“双轨制教育”模式),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职培训等方面实力突出。史太白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做技术转移项目,只有成功把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移到企业,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学生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将理论与商业实践相结合,培养技术转移人才。同时,史太白也为企业提供能力提升方面的系统培训。

统筹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十大重点任务

2022年12月30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2年科技工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并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全国科技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深入实施“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各项工作。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科研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重点研发计划79个专项全面展开,“科技冬奥”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落地应用,疫苗、药物等疫情防控攻关成果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启动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发挥科技创新稳经济作用,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会同人民银行设立4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支持成渝、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建2家国家自创区、8家国家高新区、5家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25个创新型城市。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完善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端人才项目,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重点研发计划设立400余项青年科学家项目。

强化外国专家工作,优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便利制度,召开全国外国专家工作会议,举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推进科普工作,建立40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机制,印发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建设,印发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意见,制定科技伦理审查办法。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32项合作成果支撑国家元首外交等重大活动,举办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积极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扩大和推动中美、中欧、中国-东盟等科技合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44%,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书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四个面向”系统布局科研攻关,我国科技实力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制定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五年科技创新规划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专项规划,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1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提升至6.5%。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国产大飞机实现市场化运营,高铁建设树立国际标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光电子技术带动产业规模占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建设19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0余家技术交易市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的0.6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3.73万亿元。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超1.5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创业带动就业近500万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3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

三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科研能力体系实现重塑。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逐步发挥主体作用,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8%来自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4.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约45万家,683家企业进入2021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13.3万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5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开放共享网络。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167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构成了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科技资源对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四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创制了一批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粮食单产由2012年的亩产35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387公斤,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90余万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1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获批I类新药从2012年之前的5个达到现在的80个。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投入使用。

五是区域科技创新异军突起,形成了引领发展的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创中心引领地位更加强化,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分列全球科技集群第2、3、6位。国家高新区总数从2012年的89家增长到2022年的177家,集聚了全国35.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6.2%的高新技术企业、67.4%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用2.5%的建设用地实现13.4%的国内生产总值。建设9家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87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六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科技奖励、监督评估、创新调查、技术预测、科技报告等基础制度不断完善。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修订完成,颁布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深化“三评”改革,开展“减负”行动,扩大创新主体自主权。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项目管理制度,推进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制定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设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畅通硬科技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的渠道,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500家,总市值5.8万亿元。

七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形成了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572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我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克利夫兰奖”“维加奖”等国际重要奖项。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办理流程,推动“两许可”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环境。

八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事业和创新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启动修订科普法,制定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发挥科普场馆、科普用品等相关税收政策激励作用,举办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科普活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0年的3.20%提高到2020年的10.56%。繁荣创新文化,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九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科技合作迈出主动布局新步伐。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6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有关国家建立十大创新对话机制,与非洲、东盟、拉美等建立七大科技伙伴计划。主动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3500余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工作。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同5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联合资助科研项目。主动在金砖国家、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等机制中发起科技创新议题。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科技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位一体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统筹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坚持“四个面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构建“顶层设计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体系化能力为主线,聚焦自立自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十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二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四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超前部署。六是落实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七是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生态。八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用好市场优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九是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十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开放生态。

赛迪发布《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

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先导指标,对供给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补短板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供给产品新陈代谢的加速器,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2年11月3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研究遵循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评价原则,从政务服务能力、投资活力、要素吸引能力、基础设施支撑和生态环境五个维度构建赛迪县域投资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全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除市辖区、特区和林区以外的186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含394个县级市、1301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投资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估,形成“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榜单。

一、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

二、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榜单分析

1.东部区域优势明显,东北地区潜力开始显露

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中,东部地区占68席,中部地区占21席,西部地区占6席,东北地区占5席。从位次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在排名1-10位中占据9席,具有明显优势。另外,东北地区相较于2021年增加2个席位,分别是延吉市和海城市,分列第92位和97位,表明东北地区潜力开始显露。

2.浙江、江苏、山东领跑,省际分化明显

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表现抢眼,三省上榜县域总数超过百强县半数,分别占27席、21席和10席。隶属于福建、湖南、河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西、辽宁、广东、河北、吉林、云南的县域上榜数量均在1-6个之间,省际分化明显。

3.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2021年,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均约为11.1%,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9%),也高于浙江省、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主要经济大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县域投资重点

“十四五”时期,各县(市)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抢占转型升级制高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重要投资方向。2021年,各省(区、市)重大重点项目库中均有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县域,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2021年落户县域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超过20项。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新投向,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引领作用。

5.县域新基建投资加快

赛迪顾问预测,2022年中国县域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7%,并在2024年突破2万亿元,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9.2%,2022-2026年累计投资达到10.8万亿元。

三、提升县域投资竞争力新方略

赛迪顾问认为,优化县域投资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进“数字+”赋能、推进要素升级、提升专业功能、提升服务能级,不断打造投资竞争力新⾼地,不断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推进“数字+”赋能。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利用“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发展路径,以“数字化+政策扶持”,助力产业突破转型瓶颈,以“智能化+互联网”,助力数字化转型释放强大势能,以“网络化+审查监管”,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竞争力。

二是推进要素升级。深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助力技术、能源、创新等要素提档升级,形成独特的、可提高县域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加速县域生态价值转化的数据要素,将数据要素与县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进行交互、联动、融合,激发出新的数字要素竞争力。

三是提升专业功能。提升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县城的专业特长,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形成“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通过人才聚集带动县域转型升级,提高县域投资竞争力。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有竞争力的县域投资环境离不开良好的公共服务保障。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强普惠性和基础性民生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发展,强化各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整合,提高部门、区域协同合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健全完善公共服务需求信息智能采集平台、精准匹配平台,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教育部: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倾斜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精准汇集推送岗位需求信息。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全国中小企业人才供需对接大会”“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本地相关部门落实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支持开发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供需对接,为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便利,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通知》明确,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推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创业项目转化落地。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为毕业生从事新形态就业提供支持,推动灵活就业规范化发展,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此外,《通知》还提出精准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

1

创新科转丨技术转移的11条途径

技术转移是如何发生的?是如何进行的?这就涉及技术转移方式、载体和途径。认识技术转移方式与通道,可顺势而为,推进科技成果转移。

《科技成果转化疑解》一书列出了技术转移的11条途径(如图所示):

一、科技成果+知识产权

将科技成果的部分或全部知识产权的权利授予他人。科技成果所有人将该成果的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给他人,成果的受让人取得了该成果的知识产权,或被许可人取得了该成果的实施权,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这是科技成果转移的主要形式。

《民法典》规定的技术转让合同,《专利法》(2020)、《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都属于这种转移方式。

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8》披露,在2018年填报了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3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66.1%;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1%;平均合同金额122.2万元,同比增长23.9%。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0(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披露,2019年345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目总数为15035项,同比增长32.3%;合同成交总金额为152.4亿元,同比下降19.1%。

从表1和表2可知,科技成果转移活动日益活跃,无论是转化项目数量还是成交金额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在3种转化方式中,转让项目数增长较快,且占项目总数的比例持续提高,由2016年度的48%提高到2019年度的65.7%,但平均每个转让项目合同金额从2016年的80万元下降到2019年度的54万元;许可项目数也持续增长,但占项目总数的比例却持续下降,由2016年度的43.8%下降到2019年度的31%,平均每个许可项目合同金额从2016年度的60.3万元持续增长到2019年度的100万元以上;作价投资项目数维持在500项多一点,占比持续下降。

二、科技成果+市场

科技成果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实施转移,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特许经营是一种商业经营模式,即经营者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产品(服务)、经营模式、运作管理经验等,注册了商标专用权,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取得了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或服务等构成的特许经营权,再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其他经营者有偿使用其特许经营权从事经营活动。很显然,特许经营权包含一套完整的产品或服务的解决方案,在特许经营中必须提供技术上的协助、训练及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以获取特许的报酬。

特许经营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模式,为规范这种经营活动,国务院于2007年2月6日以国务院令第485号发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即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即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特许经营权中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的,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授权特许经营权,也就将其中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一并授予被特许人,实现了技术转移。根据该条例规定,双方在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时,应当约定“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业务培训等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提供方式”的条款;特许人应当向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服务的具体内容、提供方式和实施计划,并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方式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服务。

三、科技成果+人才

人才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人才流动是科技成果(主要是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知识、技能等,下同)转移的重要途径。企业聘用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科技人员从高校院所向企业流动的形式、途径比较多,包括挂职、兼职、离岗创业、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提出,“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引导科研人员通过到企业挂职、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以及离岗创业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移”。此处的科技成果,既包括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成果,也包括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知识、科技人员的技能等。同样的道理,企业选派科技人员到高校院所任职、兼职,也能实现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和企业的科技成果向高校院所转移。这种方式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还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设立流动岗位等方式,吸引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兼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

人才流动不只是人才调动,非调动的柔性流动会引起技术(即广义的科技成果,包括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成果,也包括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知识)的转移,人才之间的交往,包括人才交流、人才培训等,都会实现技术的转移,而且人才在交往中还会引发不同知识的碰撞、交叉互动,进而引发技术创新,促进新的科技成果的产生。

四、科技成果+管理

即通过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管理咨询、管理输出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

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助于科技成果转移。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实务》第二章介绍的科技成果登记、科技报告和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等对科技成果进行管理,实现科技成果的共享共用。共享共用本身就是科技成果转移。

随着管理技术的引入,也会转移科技成果。先进的管理包含了先进的技术,或者先进的技术支撑了先进的管理。例如,企业引入ERP系统,不仅引入了先进的管理,也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五、科技成果+知识或信息

科技成果以技术产品、专业设备、图书文献、知识、信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专业展览、专业培训、专家咨询、专业会议等多种形式交流知识,实现科技成果转移。以各种途径传播新知识,实质上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

1、科技展览。是指综合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向公众推广产品、展示形象、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活动,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形式。目前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大型展览(交易)会,是科技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2、科技论坛。是指公众发表议论的地方,引申为进行公开讨论、实时信息交流的公共场所,也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每年在上海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信息量很大,影响也很大。各地每年也会组织形式各样的科技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这些活动起到了传播科技知识的作用,也是科技成果转移的渠道。

3、技术咨询。《民法典》规定的技术咨询,就是受托人利用公开的科技知识、科技信息为委托方的特定项目提供解决方案。与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所不同的是,技术咨询是有偿的、一对一的,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技术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为当事人的特定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尽管科普也是目的性比较强的活动,但它是社会公益事业,是一对多的知识传播,是无偿的,是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六、科技成果+服务

即科技成果转移以提供服务的形式出现,企业销售含有科技知识的服务,或者消费者接受含有科技知识的服务,或者委托方接受受托方提供的科技服务,实质上就是以服务的形式转移科技成果。客户接受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服务,如机器设备的安装服务、维护(修理)服务、ERP服务等,都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实施了科技成果转移。

企业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以帮助客户更好地消费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也属于科技成果转移。

《民法典》规定的技术服务合同,是受托方为委托方解决特定的技术难题而签订的技术合同,与技术咨询合同一样,是科技成果转移比较重要的一条途径。

七、科技成果+工程

包括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工程是指“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如水利工程、化学工程等。广义的工程是指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如京九铁路工程。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施工,通常都包含科技成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移和知识传授。

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包括大桥、隧道、地铁等建设项目,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施工难度,都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技术转移活动。勘探工程、工程设计等工程,也都包含大量的科技知识,因此,一些建设施工企业是高技术企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八、科技成果+资源

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各种物质的总称。许多资源是科技成果的载体,如机器设备、科研仪器、图书资料等。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人员等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获取、运用这些资源,就获取、运用了这些资源中所包含的科技成果,进而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移。

上海等地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施信息共享平台、中西文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专家信息共享平台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即促进这些资源所蕴含的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流动。

九、科技成果+机器设备

机器设备都是科技成果的物质载体,买卖机器设备,实质上是买卖该机器设备所包含的科技成果,即实现科技成果转移。机器设备的售价是由其所蕴含的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决定的。普通的机器设备是通用技术的载体,售价一般不高。售价高的机器设备,是因该机器设备所蕴含的科技成果创新性强、先进水平高。随着技术的普及,机器设备的售价会不断下降。

十、科技成果+资本

企业并购、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都是科技成果转移的重要方式。企业并购,并购的是被并购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包括以团队、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所蕴含的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程度。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就是将科技成果变成资本,通过资本增殖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

创业投资资本投资具有较大增值潜力的创业企业,该创业企业是为转化先进的科技成果而创立的,进而通过科技成果与资本的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

十一、其他方式

科技成果转移的途径还很多,如产品的营销推广、技术支持、人员交往等,也会伴随着科技成果的转移。产品中包括科技,在产品的买卖、使用中相应的科技知识,也被传授。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人际交往中,也会传播科技知识。

640

人民日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

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等单位编写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日前发布。该报告以全国3554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20年的成果转化数据为样本,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多种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均呈上升趋势。统计数字显示,2020年,全国3554家高校院所的合同项数超过46万项,合同总金额为1256.1亿元。其中,261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和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转化了超过1亿元的高价值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效应持续显现,科技成果转化流向聚集明显……报告中透露的这些进展、成效鼓舞人心。

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要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涉及方方面面。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各部门间的政策衔接,探索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创新举措,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要加快构建体现劳动、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些高校、院所以赋权改革试点为契机,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形成了权责清晰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架构和流程,让科研人员能够“明明白白”转化成果。对于这些实践中涌现出的经验和模式,要适时加以总结推广。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还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链条长、环节多,专业性也很强,往往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让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的技术转移队伍。要加大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服务平台,发挥各方协同效应。还要加快国家和区域的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建设等,千方百计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创新动能。

640

如何破解成果“转化难”、企业“获取难”?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

加速专利转化运用对于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非常重要。当前,高校院所存在不少亟待转化的专利,但同时中小微企业也面临技术缺失的难题。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在7月12日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利转移转化方面,存在着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

雷筱云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深入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去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30个省份积极响应,启动了专项计划实施。今年5月,两部门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继续深入推进专项计划实施,先后确定了16个成效突出的省份予以重点支持。有关地方从拓宽供给渠道、激发转化活力、畅通供需对接、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推动高校院所专利技术向中小企业转化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2.7万次,同比增长33%,是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总体增速的近2倍。其中,16个重点省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的次数和惠及企业数均占全国的九成左右,推动专利转移转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成效显著。

二是加快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专利开放许可是《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创设的新制度,是简便快捷的“一对多”许可方式,有助于促进供需对接、提升谈判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专利转化运用提供了新途径、新模式。今年以来,为了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平稳起步、高效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利开放许可实施工作,向局内的部门印发了《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实施工作方案》,向地方知识产权局印发了《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在2022年底前,发动超过100所高等院校参与试点,达成专利许可超过1000项,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成效。目前已经有13个省份印发了试点方案,已经有6个省份组织了77所高校筛选公布了3375件专利进行开放许可,精准匹配推送到1.9万家中小微企业,达成许可合同587份。

雷筱云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扎实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实施,发布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数据,出台专利评估指引国家标准,为开放许可定价提供方法指导和数据参考,并从高校院所供给侧和中小企业需求侧双向发力,推动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转化见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