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晋江创客大街第三十期入孵评审会暨项目路演汇成功举办

2022年5月27日,晋江创客大街第三十期入孵评审会暨项目路演汇成功举行。11个高质量项目到场路演,涵盖高端医用纺织品设计与智能化制造关键技术和应用、旋转扑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新型3D打印材料技术与研发应用等多个热门领域。

“高端医用纺织品设计与智能化制造关键技术和应用项目专注当下防疫常态化的市场需求,采用三维经编工艺,通过经线和纬线的吸湿速干、疏水、抗菌等功能结构调控,首次采用在纺粘无纺布上实现高防护结构的多功能防护功能面料的制备,大幅提升防护面料的吸湿特性和功能特性。”该项目负责人讲解到,传统防护服面料存在透气性差、不防水等缺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防护物资性能进一步提升,将对医护人员更加友好,不仅富有意义,更具经济价值。

据悉,此次参与评审会的创业团队中,有不少在外发展多年的晋江籍创业者,他们带着创业项目回到故乡,希望共同建设繁荣晋江。

王志荣就是返乡创业的创业者,他带领团队在四川等地发展多年,此次带回了物联网定制场景项目。王志荣表示:“我们拥有自主的软件著作权,同时相关的物联网产品已经得到了验证。此次参与路演,希望入驻晋江创客大街,让项目在家乡落地,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个项目我非常感兴趣,也将持续关注。”“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你们的优势在哪儿?”“你们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前景,做了哪些技术储备?”活动现场,北大纵横、广州大象漫步、北京中税网、福建金骏创业、泉州国银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专业创投机构负责人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对参赛项目给予评估,并就创业项目予以指导。活动结束后,晋江创客大街将综合现场评委打分及实地考察的总成绩,选定优质创业企业入驻。

96dda144ad34598205f4504cdf3655a7caef843b

扶持大学生创业,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与区科技局签署创新创业服务协议

2022年5月26日,沈阳市皇姑区“创新有礼”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成功举行。会议发布了“贷款贴息”“创新创业”“楼宇经济”三大类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纾困解难,帮扶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就业,培育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雁阵”。会议由皇姑区科学技术局局长杨松波主持,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晓航,副区长钱海云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中,钱海云针对“助力双创、贷款有礼”“助力双创,创业有你”“助力双创,招商有你”系列政策进行分析解读,并表示系列政策的发布,体现了皇姑区委区政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助企纾困、保障民生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全区上下勠力同心,无畏困难与挑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关心呵护青年创业成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城市经济增长点的坚定信心。

为纾解大学生疫情后创业面临的困难,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提升双创服务效能,加快皇姑区创新创业事业步伐,会议期间,皇姑区科技局与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等双创机构举行了皇姑区双创载体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签约仪式。作为新晋“国家级众创空间”,后续,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将聚焦“创业视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服务,为皇姑区产业发展注入双创动能。

下一步,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还将携手皇姑区政府,合作打造“皇姑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楼宇经济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和支撑力,为沈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截图_20220531123454

南阳创业大街跻身“国家级”,荣膺国家级众创空间

2022年5月1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2021年度拟备案国家众创空间名单公示》,南阳创业大街榜上有名。

自2016年启动以来,南阳创业大街立足京宛合作,依托南阳市产业政策和自身优势,为入孵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全链条的双创生态服务,着力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南阳市落地转化,同时为南阳招引高质量项目和科技创新人才做好对接工作。

截至今年年初,已累计服务300家企业创新创业,累计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帮助120余家本土企业实现在中原股交所挂牌上市,引进亿元私募基金并合作成立1000万种子基金。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厅“省众创空间”、河南省科技厅“科普传播示范基地”、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河南省人社厅“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委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未来,南阳创业大街将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发展外延,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双向流动,打造驱动南阳产业再升级的“火车头”和能力输出核心引擎,为南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创业生态保障。

640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署名文章:以科技创新厚植动能制胜未来

以科技创新厚植动能制胜未来

袁家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高瞻远瞩地提出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主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塑造制胜未来优势。

第一,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聚合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牵引势能。高能级平台具有强大的集聚功能,推动创新要素从分散转向高效聚合。我们围绕国家所需、浙江所能、未来所向,加快建设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的创新策源地,集聚全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成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平台。协同推进之江、西湖、良渚、湖畔、甬江、瓯江、白马湖、东海、天目山9家实验室建设,之江实验室已建成国家实验室基地。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集聚起充沛创新要素。

第二,加快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科学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发挥驱动发展作用,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我们着力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创新“军令状”“揭榜挂帅”“赛马制”机制,构建“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的科研新范式,在数字安防、结构生物学、高端磁性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注重发挥科技创新成果对缩小“三大差距”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现代乡村产业等协同发展,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成果向创新薄弱地区落地转化,加快形成一批支撑共同富裕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目前,山区26县布局建设博士创新站和技术转移中心117家,派驻技术转移人员160名,建设“创新飞地”32个。

第三,加快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强化招才引智资源支撑作用。人才是强化创新驱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支撑。我们深入实施“鲲鹏行动”等重点人才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健全人才谱系,围绕创新创业全产业链条引进培育急需的战略型人才、领军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建好用好浙里人才管家等重大应用,重塑“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链接,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贡献度。目前,累计引进“鲲鹏行动”计划人才48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入选国家引才计划外国专家数量名列前茅。

第四,以数字化改革激活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数字赋能科技创新,以数字变革驱动体制创新、机制重塑,数字变革这一关键变量不断成为企业数字化、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增量。我们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5G、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未来工厂”试点,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2.6%。

面向未来,我们将统筹推进科技、人才工作,加快构建现代科创体系和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特别是持续建设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以国家产业创新为重点的产业创新体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加快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卡脖子”技术;打造世界主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培养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队伍,强化战略人才力量,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527090626

晋升“国家级”!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

2022年5月1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2021年度拟备案国家众创空间名单公示》,双创街控股东北大区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榜上有名,晋升“国家级”!

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是在沈阳市政府的支持下,由皇姑区政府与双创街控股合作共建的军民融合主题众创空间。项目依托皇姑区政策人才产业及区位优势,专注于军创产业发展和京沈对口项目落地,现已发展为东北地区集军创企业的产、研为一体的综合创新中心。

在日常运营中,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借助皇姑区推出的“皇钻十六条”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业载体优化等创新创业服务,先后引入和孵化近百家企业,其中科创和军创型企业40余家。此外,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还积极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当地落地转化,对接科创项目(技术)和创新人才,引入中国网沈阳分中心、沈阳市军民融合中心皇姑区合作中心、CCF YOCEEF(中国青年计算机论坛)创新空间、辽宁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军转之翼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中心等多个平台,并多次荣获省、市级荣誉嘉奖。

未来,沈阳市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将以国家级众创空间为新起点,认真总结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双创服务能力,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1111

双创书院:中国式沟通坐标系让合作更顺畅

沟通能力是一项核心竞争力

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巧妙化解尴尬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丰富人脉

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在近期的双创书院分享中

王肖杰老师把沟通的精华

以“坐标系”的形式生动展现

助力更加透彻地掌握沟通的策略和技巧

 

– 主讲嘉宾 –

王肖杰

中共威海市委党校 副校长

王肖杰,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共威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青年成长规律、方法研究工作。目前讲授国学的智慧系列、干部成长系列、行政工作技能系列、大学生自我管理系列等课程深受欢迎。出版过长篇小说《挂职村官》、历史散文集《说史记》,是山东省“全民阅读推广人”、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

分享中,王肖杰老师以“不沟通不行!沟通就行吗?”为题,带入在文化背景和沟通方式的差异下,往往沟通会起到负面作用的论题。并以“中国式沟通坐标系”的形式,生动的讲解了如何通过沟通摸清对方情绪;赞美对方形成良好印象;求应允达并成合作;挽回损失及时补救,以及面对上司、同事、下属时,应秉持的沟通原则和技巧。

为帮助与会者更有效的掌握沟通技巧,学习用语言的艺术助力达成合作,王肖杰老师以日常工作场景为引,分享了他对沟通底层逻辑的探索,帮助与会者学会步骤有节奏的沟通方式,使工作事半功倍。

本次分享以“沟通”为题,深层次的阐明与人交往的方式和相处交流、促成合作的经验,不论是作为双创街控股的员工,还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创客,本次分享都将助力充分管理自己的沟通方式和交际分寸,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IMG_9532_副本

“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沈阳地方赛”赛前培训会在沈阳数创工场举行

为深入挖掘和培育沈阳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助力参赛项目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5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沈阳地方赛暨2022年沈阳创新创业大赛赛前培训会在沈阳数创工场举行。

为保证赛前培训辅导质量,此次活动特邀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入库评委、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入库导师吴琳,为参赛项目进行集中授课、逐一演练,为参赛选手提供系统辅导和点对点精准指导,全方位帮助参赛企业进行赛前梳理和提升。

此外,吴琳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大赛相关支持政策、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制作、大赛赛制流程、申报方法及重点数据填报,并结合历史数据,着重讲解了路演演讲技巧和气场把控。参赛选手们认真学习、踊跃发言,积极提出项目构思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逐步调整路演思路,进一步完善路演材料,以良好的风貌和崭新的姿态向赛场进发。

经过一天的赛前辅导,选手们信心满满!双创街控股东北大区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策划和开展更多此类帮扶活动,做好创业者最好的合作伙伴。最后,预祝参赛选手们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

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鞍山双创街助力鞍山市科技活动周

为加快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2022年5月23日,鞍山市科技活动周期间,由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动能办和双创街控股东北大区联合组织的“走进科技,你我同行”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南及政策解读》专项讲座,在鞍山双创街举行。

讲座中,讲师就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流程、要点给予企业提供了详细的业务指导;围绕知识产权中的商标品牌培育、专利的概念和申请流程等进行细致解读,引导企业合理运用、合法保护知识产权,科学布局、规范建设知识产权体系。

期间,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动能办主任孙英楠一行还考察了鞍山双创街,听取工作人员介绍项目规划和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孙英楠表示,希望鞍山双创街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向鞍山落地转化,引导和深挖入孵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利用当前多种惠企政策,帮助更多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激活复工复产新动能,为实现“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征程”做出积极有利的贡献。

0fd7e64377be76019d8e6c1420e9039

“义起来”项目招引见成效,杭州喜马拉雅公司高管团队一行到访义乌双创街

2022年,义乌双创街倾力打造了“义起创”“义起来”系列活动,旨在以双轮驱动,聚焦资源对接与双招双引两大义乌市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坚持市场逻辑,善用平台思维,发挥自身优势,营造创新生态,助力开创创新资源集聚,产业链做长补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2年5月24日,在义乌双创街的对接下,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庆洋、执行总裁赖全忠、投资总监余弥一行赴义乌双创街就项目落地事宜考察交流。

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3D打印和三维扫描设备及系统软件研发制造商、3D打印和三维扫描数据服务商、创新教育和创新医疗领域3D打印和三维扫描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等荣誉,并计划于近年内在科创板上市。

考察过程中,赵庆洋一行考察了义乌双创街项目建设与创新主体培训等情况,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义乌双创街赋能城市创新创业,全力打造地标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链接全国高校院所,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内容。

座谈中,双方围绕项目落地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了由喜马拉雅公司制定项目计划书,义乌双创街提供政策对接与帮扶的共识,为共同推进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40

清控科创总裁、双创街控股创始人程方出席克而瑞“三城同台·共话疫情下的产业园区发展之路”圆桌论坛

近日,上海易居克而瑞举办“数智洞见、疫中探市”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洞见专题论坛。清控科创总裁、双创街控股创始人程方先生受邀参加“疫情新常态下,产城企业如何选择行业生态位”圆桌论坛,与上海一通世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黄忠伟、星河产业集团总裁陈忠两位一起共话疫情下产业园区发展之路。其中,程方就园区行业从业者以及创业者关注的“疫情常态下产业园区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迎合企业选址需求变化,把握园区发展“命门”

疫情的反复,对于线上、线下企业来说都是一次双杀,同时对园区行业也是一次洗牌。以清控科创在全国建设的64个科技园和产业园所积累的数据来看,目前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园区,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多是深层次的企业行为方式、组织方式以及企业信心的改变。

面对疫情的反复来袭,许多中小型企业因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直接选择关门而非先与园区沟通租金减免,从而导致园区租赁数据的下滑。这类现象的频现,倒逼园区必须迎合企业客户的需求变化,实现多元化服务升级。

比如拎包入住的服务型办公室。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因考虑为应对不确定性而更加注重一次性成本投入和现金流,因此开始愿意为精装修的服务型办公室支付一定的溢价,而非把流动资金投入到一次性的装修和各类开办成本上。

所以快速交付、拎包入住、灵活租约成为了企业对办公空间的新需求。与此同时,营造园区内企业间的协作性生态,以及迎合灵活办公需要而进行的智能化改造也将成为趋势。

此外,从园区空间的功能配置来看,还有以下三大领域将成为企业在疫情下关注重点:

1、办公空间中央空调的消杀效果、新风系统效率;

2、高质量的视频会议硬软件(包含视频会议室,网络、照明、音响等);

3、小型、灵活的高质量商务餐配送服务。

构建内循环驱动力,畅通园区“血脉”

当下,无论是提供简单的配套服务还是多方位的资源整合,大多数园区的主线业务在于服务入驻企业。目前,清控科创正在探索一种“网群式共生”的服务新模式,即在清控科创将遍布全国的园区节点网络做大、做专、做强的过程中,能够让入驻企业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市场机会与份额。从而强化园区与企业间黏性,构建“共生、共融、共赢”的发展驱动力。从而使得园区完成从服务提供商向集成采购商的转型。

此外,园区运营者还须以客户需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以清控科创为例,在过去2年时间里反复在内部斟酌一个核心问题,谁才是科创的首要客户?因为清控科创几乎全部园区业务都来自于地方政府委托,建设或者运营科技园区,因此应首要服务于政府发展产业和培育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需求。入园企业是清控科创的用户,我们竭力为企业提供服务,以满足为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创造税收,创新升级的指标。

同时,为了给政府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缩短服务响应半径和时间,清控科创将组织架构做了对应调整,由总部直管模式分拆成为七个大区,每个大区节点中心按照全功能实现完整复制,包括招商运营、政策研究、企业服务、投融资,极大地改善了客户体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只有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才能生存。

强化核心能力,打造园区特色

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能否提供特色服务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清控科创自2018年起就推动从综合性双创服务商向专业型产业服务商的转型,努力构建产业垂直孵化能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与投资能力、园区资产全生命的服务能力,构建更为完善的科技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1、产业垂直的孵化能力

首先,培养行业人才,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为初级劳动者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其次,与头部企业合作搭建技术服务平台;第三,构筑产业资本,帮助头部企业做好产业投资、构建产业生态,赋能中小型科技企业;第四,丰富园区所提供的生产资料,使园区由提供单一空间增加到提供行业的生产资料,以此降低企业成本,这也将成为新盈利方向。

2、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能力和投资能力

以清华大学的品牌和信用作为背书,是园区的重要优势,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稀缺资源。清控科创围绕高校的科教人才资源提出“创新溯源”计划,挖掘高校项目,将“产学研”模式加速落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互惠互利。

3、资源调配与飞地建设能力

在“创新发展”这一大环境下,由于我国各省在资源禀赋上存在一定差异,想要在人才、资本、空间等方面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飞地经济”便是一大重要模式。

目前,清控科创已探索性的开创了“飞地”模式,即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一线城市设立“飞地”,向“飞出地”不断输入高端人才、产业化项目等重要资源,助力区域高效发展。

自2017年建立常熟(北京)创新中心率先实践“逆向飞地孵化”后,清控科创陆续参与建设了京晋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由山西综改示范区、清华大学、清控科创三方支持创建)、江阴(北京)创新中心(由江阴市科技局携手清控科创一同创建)等飞地项目。将高校高企资源引入当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落地。

截止目前,在江阴(北京)创新中心的对接下,江阴市4家企业成功与清华大学师生团队对接技术需求,即将为产业发展注入高校动能。而作为「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山西产业转型发展异地创新培育中心」的京晋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一年来已累计培育30余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前沿科技项目,其中清华大学电子系项目17家,清华大学校友项目3家、清华相关平台机构3家,以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愿景,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后疫情时代,园区如何顺势而为?

1、无论是科技地产还是产业地产,都要从思想根源上把“地产”两个字去掉,核心还是在于工业或者科技的服务能力和资源输出。眼睛只盯着产业勾地、赚取土地溢价,是静不下心、沉不住气做好产业服务的。

2、从运营的角度去做减法。以往企业为了宣传需要以及为了迎合政府,往往把自己描述得无所不能。然而挣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把精力、时间和资源聚焦在一个点上才能做出差异化和价值,只有创造了独特的价值,才能从客户上换回对应的回报。

3、“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未来,产业地产逐步成为一个基础的行业,企业需要回归做生意的本质来做园区。一方面,企业想要赚取超额的利润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保持核心优势,才能保住那一点合理的利润,是值得思考的。

4、打造园区资产的全生命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公募REITs正式起步,并拉开了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序幕。作为以轻资产输出托管为主的园区平台,清控科创近几年积极挖潜公募REITs的工具价值利用,并希望未来能够以自持的园区公募REITs将清控科创打造为扩募平台,使园区托管项目和政府各类园区通过平台实现退出,帮助地方政府盘活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