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创新创业的“主战场”,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人员、青年大学生、“草根”能人等“四路大军”不断聚集,正在成为双创的主体。其中,青年大学生文化层次高、自主意识强、适应市场快,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如大疆汪滔缔造了无人机神话,清华印奇、科大讯飞刘庆峰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双创街控股多年来深耕双创服务领域,并在全国运营近三十个创新创业空间的经验总结,“两山一谷”(高额的房租成本、高额的融资成本、低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始终是摆在青年人创新创业路上的绊脚石。
一山:高额的房租成本。创业空间是创业者最基本的需求。随着房地产业竞争日趋严重,产业溢出也蔓延到了创业空间,特别是科技地产概念的横空出世,引发了房地产商纷纷进入科技创新创业空间开发领域,在提供了更多的创业空间的同时,也把房租价格拉上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刺激下,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出现了创业空间精细化分割,按工位、按天甚至按小时计价出租,极大地推高了创业空间房租成本,使创业者本就捉襟见肘的创业资金更加紧张。
从空间经营者的角度看,在较短时间内虽然创业空间房租平均收益率大大提高甚至倍增,但以较长时间考量,创业者终将在高额房租面前望而却步,不敢创业。久而久之,必然出现空间经营者与创新创业者双输的局面,经营者收不到房租,创业者无法创业。但创业空间经营者大多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后果,仍然沉浸在获得高额房租收益的商业模式中不能自拔。这种情况的底层逻辑说到底还是政府垄断土地资源获得较大财政收入的传递效应的体现,也是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现,更是创新创业空间没有回归生产资料属性的体现。
两山:高额的融资成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青年创业者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促进创业的政策,但落实起来很难,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多数是自筹为主。目前“大河有水过不去、大河没水小河干”的情况始终存在。一方面,初创企业大多寿命较短,投资风险大,试错成本高,反过来也造成金融机构投资非常谨慎,创业企业融资困难,即使融到资金也是成本极高。另一方面,市场环境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大掣肘。受疫情影响,整体经济下行,在影响企业经营的同时也形成了贷款信用风险,银行信贷投放更加谨小慎微。
总的来看,金融供给不足、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偏低、中小微企业可抵押物缺乏、银行放贷意愿低等都是造成创业项目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主要原因。
一谷:低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青年创业者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就目前青年人的创业情况而言,大多“不知道创什么业”“不知道如何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很多项目都集中于相对较为成熟且风险较小的产业,而对高技术与新产业等高成本与高风险的行业敬而远之。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全社会都在寻找和挖掘真正有科技含量和市场空间的高科技项目,只有高科技项目才有发展前景。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受到资源、技术、阅历、经验等条件限制,要找到真正的高科技项目确实非常困难。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普通项目由于没有技术“护城河”,导致没有竞争优势。如何帮助青年创业者获得适合他们创业的高科技项目,成为摆在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创业平台面前的首要任务。
针对以上问题,应着力在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上下功夫,持续打好鼓励就业创业组合拳,构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生态链体系,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力度降低创业空间房租成本。通过政策调控把房地产业和创新创业区分开来,使创新创业空间真正回归生产资料属性,有效降低房租成本。通过对老写字楼、老厂房、棚户区等老城区的存量空间加以改造,释放出创新空间,降低创业者在创业空间上的成本。鼓励各类孵化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条件。
二是进一步破解青年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发挥好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扶持创业的风险分担机制。推进项目深度孵化,探索设立孵化接力基金,专门投资孵化器自有基金退出投资的优质项目。借鉴“河南模式”,为破解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依托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加大对创新创业的精准支持,开展青创小微贷、青创金燕贷、青年创业贷等金融扶持活动。
三是建立高素质的创业导师团队。鼓励创业服务机构建立以天使投资人、知名企业家等为核心的创业导师辅导体系,为创业者进行经济、法律、财会、电商、营销等创业知识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智力支撑,切实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四是搭建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踪、服务,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支持各地积极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需求与投融资对接会。搭建各类青年创业孵化平台,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跟踪扶持、公益场地等,减少青年创新创业的盲目性,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五是“师生共创”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针对高校成果转化率偏低问题,大力推广“师生共创”模式。发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溢出效应,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化的同时,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高校想做而不能做、市场不愿意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